2010-9-07 (二) 晴
行程: 布袋-東石-口湖
累積里程數:1483-->1517
出發的時間比昨天正常些,多半走台17,車流比想像中的少很多.
布袋東石這一帶養殖漁業發達,放眼儘是魚塭.
大小排水溝中魚很多,看到人影便四處逃竄,其中不乏大傢伙.喜歡垂釣的人來這裡應該會大有斬穫.
不少休養中的魚塭因荒化,成了水鳥覓食的天堂.
東石是蚵的主要產地,居民家門口堆著蚵串,整齊地像面蚵殼砌成的矮牆.形成當地特有的景象.
來到雲林口湖鄉一個叫宜梧的地方,街上的建築物有”下陷式”的風格.房子不是挑高過矮,就是地基墊得很高.
飲料店的老板娘看我的裝扮以為我是測地的. 經過我解釋是在走路旅行,我們聊了起來.
“請問這裡是不是常常淹水?”我問, ”我搬來這裡6年已經淹了13次了!”她語氣中沒有怒氣,反而像在訴說別人的遭遇.
“你們這裡地層下陷很嚴重,建築物很像屏東佳冬一帶的,而且你看….”我給她看GPS上的海拔高度.
這氣壓式的高度計雖然不是百分百精準,但大街上出現這麼低的海拔可是很罕見的.
“我們這裡馬路舖柏油是不先刮掉的….”我的千年疑問終於得到答案,原來如此舊房子才會挑高愈來愈矮.
不過還是不理解不刨除路面有什麼實質作用,畢竟整片地層是向下沈的.
來到口湖市區,借到口湖國小過夜.
想到這趟旅行剛出發時,不好意思向學校開口借走廊而去住旅社,真是好笑.
那時侯總覺得那是求別人,手心向上的事.但現在習慣了則大不相同:
開口說明來意很果斷,保持客氣,不卑不亢.如果被婉拒(極少情形),也誠墾地說聲謝謝走人.
實際上,無論是暑假期間或是上課日,要借走廊過夜都不是件難事.
To be continued...
- 今日航跡圖
- 布袋的觀光鹽田
- 向北前進
- 沿台17往東石
- 公路旁的小排
- 大排與魚塭
- 休養的魚塭成了水鳥樂園
- 東石鄉的蚵串
- 東石鄉的蚵串
- 東石鄉的蚵串
- 東石鄉過溝
- 台17東石段; 又是一個萬里無雲的日子
- 公路邊的大排水色徧綠,魚很多,活的或死的.
- 朴子溪; 白話就是”重度污染”
- 朴子溪
- 朴子溪; 水雖髒,但釣性不減
- 朴子溪; 漲潮時有魚群湧入
- 朴子溪; 用金寶螺為餌,看起來釣況不錯,一下又一隻
- 東石是釣客的天堂,大排也有釣客
- 走自行車道到,東石市區
- 東石; 水鳥在魚塭淺水區覓食
- 東石; 髒亂的大排
- 東石市區
- 台61東石段
- 髒亂的小排
- 副瀨漁港
- 副瀨漁港
- 下次有機會再去
- 過了橋就是雲林縣
- 西濱的慢車道還是可以走路上去的
- 北港溪及漁塭
- 北港溪及漁塭
- 雲林縣口湖鄉宜梧; 這高度計是不是有問題啊?
- 口湖鄉宜梧; 淹水區的建築物徵
- 口湖鄉養殖漁業發達
- 一個個蚵殼鑿孔
- 朝口湖市區前進
- 口湖; 這一帶少見的水田
- 每天走到下午都感覺背包有如一頓之重,疲!!
- 過港國小
- 過港國小
- 口湖; 牛挑灣溪,退潮時間,一看河水須色就知不妙.
- 口湖; 牛挑灣溪,說它是臭水溝並不為過
- 口湖; 牛挑灣溪河堤被倒滿廢棄物,業者可惡,公務員可耻,當地居民可做什麼?
- 口湖市區近了,代表吃的地方也近了
- 今晚就住這個小而美的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