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些處理人民幣現鈔的經驗,現在來記錄一下過程:
[人民幣現鈔存入外幣帳戶]:
以下為某S銀行為例,不同銀行可能有不同的收費規定
有銀行外幣帳戶者,可將手上的外幣現鈔直接存入帳戶中,
此方法的優點在於存入外幣不屬於外匯結購結售,故沒有金額上的限制。
以人民幣為例,銀行會對存入的每RMB$1向存戶收取單位差價,
差價的計算方式:人民幣即期滙率買入價 (如 4.4720)-人民幣現金滙率買入價(如 4.3870)=$NT 0.085
如存入RMB $10,000時, 需支付銀行 10000 x 0.085(單位差價)=NT$850的總差價。
收取差價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外幣存入帳戶時的套利機會,當然其中也包含了銀行的利潤。
雖然計算方式類似,但各銀行計算出的單位差價天差地遠,
我找了數個主要銀行的匯率來計算單位差價,每RMB $1的單位差價大約介於NT$ 0.06x~0.09x,
此數字看似僅差分毫,但若存入外幣總額很大,則要付出的總差價就會有明顯差異。
外幣現鈔存入帳戶時,銀行不一定會照單全收,除了一定會驗鈔票的真偽(且可能額外收取驗鈔費),
尚可能有以下規則來決定收鈔與否:
- 銀行不收他們沒有賣的現鈔幣別:如果銀行沒有賣出新加坡幣現鈔的話,就不會接受新加坡幣現鈔的存入。
- 銀行不收他們沒有賣的現鈔面額:如果銀行只賣$100的人民幣紙鈔,就不會接受其他面額如$50人民幣的存入。
- 舊版鈔幣不收:許多銀行,如第一銀行,上海商銀....不收最新版以外的人民幣,即使該版本仍為中國政府公告流通的版本。
- 剔除外觀不佳的鈔幣:摺角幣,塗寫幣,髒污幣,陳舊幣,破損幣...都可能被拒收 (或是對客戶收取額外的處理費用)。
[外幣現鈔換成台幣]
此方法較簡單,以銀行即時的外滙現鈔買入價成交,然後再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以1%手續費為例的計算公式如下,手續費=外幣金額 X 外滙現鈔買入價 X 1%
此方法受限於央行每人每次結購結售2萬人民幣的上限規定 **註1,
手中人民幣現鈔金額若大於兩萬元,則要分次完成。
銀行收鈔與否的規則同前述,不再重覆。
**註1
法源:根据 [銀行業辦理外匯業務管理辦法] 第52條第一項第四款的規定,
[... 四、承作自然人買賣人民幣業務,每人每次買賣現鈔及每日透過帳戶買賣之金額,均不得逾人民幣二萬元。... ]
為什麼這條法律要特別去查列出來說明呢?
因為有不少銀行行員不清楚法條中的二萬元人民幣上限究竟是如何規範的:
某次,我持有超2萬元人民幣去存入某S銀行外幣帳戶時,
行員說人民幣每天只能存二萬元,經我提示存外幣到外幣帳戶不屬於結滙,故不受外滙結購結售上限的限制,
行員與資深同事討論後,回來改口說可以全額存入。
另一次,我持有超2萬元人民幣現鈔去某K銀行臨櫃換成台幣現鈔取走,
行員說只能換兩萬元人民幣,超過的部份要明天再來,不然就要去其他銀行處理。
其實根據上列法條,此項換滙未透過帳戶買賣,客戶只要反身再抽號碼牌,
然後二次臨櫃並將換滙金額分拆,每次只要不超過RMB2萬元,便可以不必隔天再跑一趟。
至此我聯想到一件事情,許多報導都告訴病患,如果被診斷出大條疾病如腦瘤癌症什麼的,
務必要去聽另一個醫生的第二意見,為什麼?
因為很多所謂的專業人士每天在職場日復日年復年地賺便當錢,
日子一久可能養成了一種 [這種情形就是這樣處理,不用懷疑,我從業N年了] 的慣性慣行心態。
從業N年不等於不會犯錯...